孫子兵法“風火林山”如何用于雅思考試
内容简介:“风林火山”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在其《孙子兵法》里提出的军事原则,具体作为一个雅思老师,本人到目前为止一共参加过两次雅思考试,印象比较深的是2阅读的制胜关键,在我看来就是一句话:速度压倒一切!很多阅读成绩不理想的同雅思阅读考试当中时间的分配很重要,一共60分钟时间做3篇文章,你怎么分配根据笔者的观察,雅思阅读文章的命题有一个规律,即必须保证每次考试总体难度笔者在去年参加雅思考试的时候阅读的部分碰到的就是第二种模式,第一第二篇文“徐如林,不动如山”原本是指很多时候做事要有像树林和大山一样从容稳健的气我发现凡是雅思考试听力部分分数特别低的同学(5分以下)往往都是因为同样一1.RiversideVillagewasagoodplacetosta2.ThemetalindustrywasestablishedatRi3.Therewereover__________water-power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三题填空题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不用听光看题目就能于是我就开始听录音了,第一题的答案已经确定为两种原料的名称,我竖起耳朵专其实一切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我听文章之前已经“预判”并一口咬定第二题的答案是1.在听听力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徐如林,不动如山”的“整体聆听”的概念。2.学好语法真的很重要。虽然雅思考听说读写不直接考语法,但语法知识其实已“風林火山”是我國偉大De(的)軍事家孫子在其《孫子兵法》裏提出的軍事原則,具體來說就是打仗的時候要做到“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雖然是幾千年之前提出來的東西,但即使當今社會我們還是能經常聽到它。筆者發現此原則在雅思考試當中很多時候也非常適用,試淺析如xia(下):
作為一個雅思老師,本ren(人)到目前爲止一共參加過兩次雅思考試,印象比較深的是2008年3月1號在上海華師大考的那一次。其中閱讀和聽力相對考得不錯,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成功經驗。
一、閱讀:疾如風,侵略如火
閱讀的制勝關鍵,在我看來就是一句話:速度壓倒一切!很多閱讀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往往都是因爲考試的時候在gui(規)定的時間內來不及把題目做完而導致了分數不佳。因此,在閱讀考試當中,做題一定要有“疾如風,侵略如火”的氣勢。當然,也要結合正確的方法:
1、雅si(思)閱讀的難度分配原則
雅思閱讀考試當中時間的分配很重要,一共60分鍾時間做3篇文章,你怎麽分配時間?平均每篇20分鍾?別傻了,這樣你第三篇文章肯定來不及!根據筆者長期的觀察,可以把雅思閱讀的文章按照難度從低到高排列分為1,2,3三個等級。難度最低的1級文章90%以上的題目答案都在每一段的“3句”(第一句,第二句,最後一句)範圍之內,因此只要把wen(文)中每一段的“3句”讀完就能找到絕大多數題mu(目)的答案,而且可以很快!難度爲2級的文章ze(則)是70%的題目答案在每段的“3ju(句)”範圍中,剩下30%的題目答案則必須借助定位關鍵詞等技巧在文中其它部分尋找。難度最高的3級文章最“恐怖”,在這種類型的文章中你會發現guang(光)看每一段的“3句”根本找不到任何題目的答案,絕大多數題目的答案都隱藏在文中中及其不起眼的角角落落。定位關鍵詞?對不起,你會發現題目當中你根本找不到任何關鍵詞給你定位!也就是說,在3級難度的閱讀文章裏,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閱讀技巧都不管用了。
根據筆者的觀察,雅思閱讀文章的命題有一個規律,即Bi(必)須保證mei(每)次考試總體難度系數相當。具體來說,如果按照上面所講的1,2,3三個難度等級來分的話,每次的閱讀考試三篇文章總的難度系數yi(一)定等于5!這就意味著考官可以把三篇文章設定爲1+2+2模式,即第一篇wen(文)章最簡單,第二第三篇稍難。或者是1+1+3模式,即兩篇送分的文章和一篇噩夢級難度的超難文章。
2、“1+1+3”模式的解決對策
笔Zhe(者)在去年参加雅思考试的时候閱读的部分碰到的就是第二种模式,第一第二篇文章都很简单,只要把每一段的“3句”看yi(一)篇基本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因此我只花了20分钟不到jiu(就)把前两篇文章做完了。然后zai(再)看第三篇文章……噩梦開始了……文章很长,我一开始照例還是先看了每一段的“3句”,再回頭去看题目,发现题目問的内容跟我剛看过的内容完全没关系。再找关键词……没有专有名词,没有数字……总之一般可以当作关键词的,题目里面都没有!(这种情况在配对题里体现得尤为明显。)而这时候已經又用掉了我10分钟时间了!所幸还剩30分钟,shi(时)間还比较充裕,于是我使出了最后一招——通读全文!仗着自ji(己)阅读速度bi(bi(比))较快,我老老实实地全篇文章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通读了一遍,于是,那些原本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key information,也就给我一个一个找到了!既然所有问题的答案在哪里都找到了,接下来只要正确理解那些key information的意思,我想阅读要na(拿)个9分Zhen(真)的并不难ba(吧)?
綜上所述,在閱讀考試中,不管任何情況都絕對不應該把做三篇閱讀文章的時間平均分配。
筆者建議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方案來分配時間:
1+2+2模式=10分鍾+25分鍾+25分鍾
1+1+3模式=10分钟+10分钟+40分钟
二、聽力:徐如林,不動如山
“徐如林,不動如山”原本是指很多時候做事要有像樹林和大山一樣從容穩健的氣質。“不動如山”的穩健心態當然很重要,筆者認爲在雅思ting(聽)力考試中其實還可以把“徐如林”理解成一種“整體聆聽”的重要思路,從而避免很多人在雅思聽力kao(考)試中出現的“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情況。
1、瘋狂的“撞車”——聽力中的低分原yin(因)分xi(析)
我发现凡是雅思考试听力部分分数特别低的同学(5分以下)往往都是因为同样一个原因而导致大面积失分:由于一个题目的答案没有听到而导致错过其后连續好几道題目,英语当中把这種 “Miss one, miss all”(错过一题,错过全部)的情况形象地称之为pile-up,原本是指高速公路上的連环撞车事故(如果你看过著名的美国电影《死神来了》,应该对其中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撞上另一辆车从而导致前面一整排車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被一一撞翻的情景记忆犹新吧?),说实话,我当时在考试之前自己做《剑4》上De(的)题目的时候也差点被这种pile-up被撞翻。
2、一道聽力題引發的慘案
以劍橋4Test1的Section2爲例,這是一套填空題,前3題題目是這樣的:
RIVERSIDE INDUSTRIAL VILLAGE
1. Riverside Village was a good place to start an industry because it had water, raw materials and fuels such as 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
2. The metal 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at Riverside Village by __________ who lived in the area。
3. There were over __________ water-powered mills in the are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說實話,當時看到這三題填空題感覺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不用聽光看題目就能把答案猜出來的嘛!第1題空格前面已經明確告訴wo(我)們要填的是兩種fuels的名稱,于是我很快在第一題下面寫上了“原料”兩個字,提醒自己等會兒聽力文章裏肯定會出現兩種原料的名字,那就是第一題的答案了。第二題的空格在介詞by的後面,所以要填的肯定是一個名詞,後面又跟了一個who引導的定語從句,那看來第二題要填的應該就是某個老外的名字了(注意,悲劇就shi(是)cong(從)zhe(這)裏開始的……),而第三題顯然要填的是一個數字!當時自我感覺異常良好,你看,文章還沒開始聽,三道題目的答案我至少已經知道肯定分別是兩種原料名,一個老外的名字和一個數字!那時心裏還想:到底是教雅思的,就是比一般的學生有經驗!還會預判題目的答案!
于是我就开始听录音了,第一题的答案已經确定为两zhong(种)原料的名稱,我竖起耳朵专心地等待答案的出现,guo(果)不其然,录音里很快就提到了coal和 firewood这两种原材料De(De(的))名称,第一题的答案瞬间搞定!接下来就是等第二題的那个老外的ming(名)字出现了吧!录音又飞快地念了一段话,没有出现任何老外的名字!我想,这個題目倒出得蛮奇怪的,第二题的答案要留到那么后面才讲!接着录音里面又过去了一段话,那个该死的老外名字还是没有出现!我有点慌了,怎么会这样呢?难道答案被我miss掉了?不可能啊,刚才绝對没出现過人名啊!不管了,继续往下听,于是录音里又读了两句话,老外的名字还是没出现!然后我赫然发现……录音结束了!……不对啊!怎么连第二题的答案还没出现录音它就结束了呢!?我第二题的空格还是一片空白啊!不但如此,因为一門心思等第二题的答案,录音里的其它内容我根本jiu(就)没仔细去听,导致后面第三题的答案也没听到,还好一共只有3题,如果后Mian(面)再来个七八题,那就真的要出现传说中的“连环撞车”,一题错全错的恐怖事件了。
3、“連環撞車”慘案“禍因”分析
其实一切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我聽文章之前已经“预判”并一口咬定第二题的答案是一个老外的名字,其实如果当时语法意识比较清醒的话就绝对應该意識到第二题的答案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名!为什么?因为第二题的空格和后面跟的定语从句之间没有逗号,因此一定是xian(限)制性定语从句,限制性定语从句有什么特點?修飾的先行词一定只可能是“ji(集)合”(如people或“新东方老师”等都属于集合)而不可能是“元素”(人名、地名、专有名词一定都是元素),所以第二题的答案肯定是yi(一)个跟“人”有关的复数名词概念而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人名!事实上,真正的答案很简单,叫“local craftsmen”,典型的集合概念!
4、“連環撞車”慘案的解決方案
從上面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兩點經驗教訓:
1. 在听听力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徐如林,不動如山”的“整体聆听”的概念。即聽力考试中千万不能只盯着一个题目的答案听,盲mu(目)预判。fou(否)则很可能就会出现因为错过一题的答案而导致后面的所有题目都连环丢分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在听力录音开始播放之前快速地把听力的前三题的题干快速浏览一遍(之所以只看前三题是因为这点时间yi(一)般也就来得及看三题),对前三题可能涉及的關键词心里大概有個估计,然后再去听听力的文章效果会好很多。
2. 学好语法真的很重要。虽然雅思考听说读写不直接考语法,但語法知識其实已經渗透到雅思考试的方方面面,将直接对我们的分数产生影响。这也是新东方坚持在雅思基础班开设语法这门課的原因。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