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驗收如何判定是否偷工減料了呢?
向各位朋友請教一個問題:GB50204-2002第21頁的表5.5.2中:綁紮箍筋、橫向鋼筋間距的允許偏差一項的檢查辦法,鋼尺連續量三檔,取最大值。本人理解爲:舉個例子,設計給定值爲100,連續量三檔,讀數分別爲105、115、110,那麽這個檢查點的實測偏差值就爲最大數15,符合規範的規定,是合格的。
也有人這樣理解:還是針對這個檢查點,連續量三檔,累計值就爲330,偏差值就爲30,超出了規範的允許值,這個檢查點不合格。
請各位幫幫忙,應該怎樣理解這問題?多謝了!
一位網友引經據典回複道:
根據我所掌握的知識答複如下:
1、在此三个偏差值中求其最大者进行判断合格与否,举个例子,设计给定值为100,连续量三档,读数分别为105、115、11 0,那么这个检查点的实测偏差值就为最大数15,符合规范的规定,是合格的。
2、并不是求三档之间距之和( 还是针对这个检查点,连续量三档,累计值就为330,偏差值就为30,超出了规范的允许值,得出这个检查点不合格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而是分别求三档间距的偏差,取其中最大值对尺寸偏差合格与否进行判断.量测位置是随机的,但必须是连续的三档而非任意取三档 .
可以看一下(徐有邻 程志军著)第111页.有详细的解读.本丁观点:
3檔330,沒有什麽。某梁30檔3300的話,就是故意少放3道,箍筋就少放了10%。
這是檢查規格數量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所以說,要看10檔總尺寸有沒有超過10S。如有,就要查看全長總道數。
僅僅看3檔,就發現不了總數量是不是滿足設計要求!
如果隨機抽查3~5組10檔總間距都超10S,就是刻意少放,偷工減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