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搁着搁着剩17万 理财赔本客户又气又悔
内容简介:2007年9月,退休职工张女士在某银行牡丹园储蓄所存款时,在业务员推荐下张女士说,她买的理财产品叫做“中意智尊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当时是在一位姓家人听说张女士花40万买了理财产品,都非常反对。随后经过一番考虑,张女士然而,5年来张女士的理财产品不但没涨,反而不停地缩水。“自从买了之后就没“这是在银行买的,又是客户经理推销的,怎么会亏这么多呢!”前段时间,张女记者发现,张女士购买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投连险。相比其他投资型险种,投连张女士说,当时向她推销理财产品的孙经理并没有向她介绍风险等问题,而是跟她2007年9月,退休職工張女士在某銀行牡丹園儲蓄所存款時,在業務員推薦下花40wan(萬)元購買了一款理財産品。張女士後來反悔想退,卻被告知5年內退要收取高額手續費。無奈之下,她只好等待5年。誰知,這款理財産品自購買後一直在虧,5年不到就虧了一半,到了今年9月,賬戶裏只剩下17wan(萬)多元了。這下張女士慌了。
張女士說,她買的理財産品叫做“中意智尊理財投資連結保險”,當時是在一位姓孫的客戶經理強烈勸說下購買的。“我說我要買就買理財,不買保險,她說這就是理財産品,她的客戶都是成倍地賺錢,從沒賠過。”在孫經理的反複勸說下,張女士心動了,一次性買了40萬元。
家人聽說張女士花40萬買了理財産品,都非常反對。隨後經過一番考慮,張女士來到銀行退保,卻被告知已經過了10天的猶豫期,5年內退保需要交高額手續費。孫經理也勸她不要退,等到了5年再說。
然而,5年lai(來)張女士的理財產品不但沒漲,反而不停地縮水。“自從買了之後就沒漲過!”張女士的對賬單上顯示,她的40萬元到了2010年就變成了23萬多元;Dao(到)了2012年,理財賬戶裏只剩下14萬多了。此時,雖然到了退保不用扣手續費的年限,張女士卻不敢退了。“這都是退休養老的錢,就這樣打水漂了?”張女士急得趕緊給孫經理打電話,孫經理卻並不著ji(急):“你就擱著吧,你要有錢再跟著我做別的。”張女士shuo(說),她幾次打電話向孫經理“求救”,但得到的答複都是“先擱著吧”。
“這是在銀行買的,又是客戶經理推銷的,怎麽會虧這麽多呢!”前段時間,張nǚ(女)士撥打了中意人壽400電話咨詢,她才知道這款理財産品按風險和收益率的高低分爲“安逸穩健”、“策略增長”、“積極進取”三個檔次,而她的理財賬戶恰恰是風險最高的“積極進取”型。張nǚ(女)士歎氣道,當初買理財産品的時候太大意了。“當時沒人跟我講風險的問題,也mei(沒)人跟我說買的是什麽類型的理財chan(産)品,如果知道是積極進取型,我肯定不買。”
記者發現,張女士購買的li(理)cai(財)產品其實是一種投連險。相比其他投資型險種,投連險的投資風險完全要由客戶自己承擔,並不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通大衆。據了解,投連險因爲專業性極強,加之一些銷售人員存在誤導行爲,導致客戶蒙受損失的案例並不鮮見。
張女士說,當時向她推銷理財産品的孫經理並mei(沒)有向她介紹風險等問題,而是跟她大談高收益,很多問題都是她自己回家研究合同才搞明白的。今年9月25日,又到le(了)寄送對賬單的日子,張女士的理財産品xing(行)情略有好轉,賬戶上變成了17萬多元,但總的賬面上她還是虧著一半多。“理財産品水太深了,我就是反面典型啊!”張女士又氣又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