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小扇子》教學隨筆
本周,二年級美術講的是《小扇子》這一課,每個班一周兩節課,第一節課我安排的是講授新課,作業是在紙上畫出自己設計的新穎的扇子。第二節課我設計的是用彩色折紙手工制作出一把扇子。今天在二三班上第二節課,我一步一步的教孩子們制作出彩色的小扇子,臨近下課時,我聽到同學甲說:“今天的美術課真有意思。”同學乙回答說:“對,我把這把扇子送給我的媽媽。”聽了他們的對話,我隨機又問了幾個同學,是喜歡畫畫多一些還是做手工多一些,答案是喜歡手工課多一些。于是我在思考,同樣是美術課,同樣是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他們爲什麽會青睐于手工課呢?美术手工课的形式有很多:剪纸、折纸、太空泥、材料拼贴等等,它是培养儿童动手、动脑,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工具,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可触摸的、可视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对培养儿童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每次上手工課,孩子們手工制作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就說今天制作扇子,我各個步驟都教完後,幾乎還有一半同學沒有完成,換句話說,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的水平參差不齊。
那么,怎么才能使低年级孩子们的手工制作逐步成熟起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師首先要注意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有選擇地引導兒童學習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論是進行平面手工活動還是立體手工活動,教師首先要讓幼兒了解和認識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並學習其使用方法。譬如:折紙的使用方法,可以折出立體事物,也可以剪出平面的事物拼貼起來。太空泥的使用的基本技法是揉、搓、捏、粘。等等
只有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2、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学生手的灵活性。
注意訓練手的靈活性,是至關重要的。可先進行分步練習,再進行整體練習。分步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確切掌握每一種動作的方法與要領:整體練習則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系列中做之間的聯系與協調。例如:今天這節課,我采取的是分步練習的方法。第一步制作扇面,怎麽折,怎麽粘,最後制作出整個扇面;第二步,制作扇柄,用折紙對折,再對折,最後粘。第三步,把扇面與扇柄粘在一起。分步練習比較適合低段的孩子們,在比較複雜的手工課中也可以用到。
3、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例如:当学生用纸盒制作出事物时,可引导学生用彩笔画上装饰,使作品更加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水平。同时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4、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低段孩子喜歡遊戲,遊戲幾乎和他們的其他活動緊密相連,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遊戲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玩、寓教于樂,達到遊戲和教育的雙重目的。例如:在一年級時,用折紙折出不同的紙飛機,老師可以采用遊戲比賽的形式,折的速度快的同學可以先試飛。
5、采用“小老師”。
由于班級裏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參差不齊,我鼓勵動作快,學習快的同學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同學,互相幫助的同時也發揮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共同進步。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