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次仁:業余登山重在體驗不能過于執著危及生命
内容简介:新华网拉萨5月14日体育专电(记者王昀加)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告诉记者,他曾在珠峰大本营从事多年联络官工作,耳“结果女士走到一半体力不支,手脚严重冻伤,无法行动,在海据他介绍,由于珠峰北坡海拔8500米以上地区地形十分陡峭尼玛次仁还谈起中国登山爱好者闫庚华的经历。闫庚华于200“当时我们通过步话机让他赶紧下来,所有人都在劝他,他死活“登山也能看到人类生命的脆弱。登山最致命的就是脑水肿和肺尼玛次仁是西藏著名登山运动员,在2003年纪念人类首登珠尼玛次仁说,在亲历这些山难之后,他深感喜马拉雅山脉必须拥展望未来,他希望西藏的高山救援体系能够更加完善,拥有包括新華網拉薩5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王昀jia(加))西藏登山隊隊長尼瑪次仁日前對新華社記Zhe(者)說,業余登山重在體驗,重在挑戰zi(自)我。當山友感受到自己的極限時,就已收獲登山的主要意義,不能對登頂過于執著,否則有可能遭遇危險情況。
尼瑪次仁告訴記者,他曾在珠峰大本營從事多年聯絡官工zuo(作),耳濡目染山難事故的發生,其中不乏因為過于執著導致遺憾出現的事例,其中一對外國夫婦就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回憶。這對夫婦一心攀登珠峰,上到珠峰北坡海拔8300米的tu(突)擊營地時,遇到惡劣天氣的阻撓,堅持等待數天,不但體能消耗很大,而且氧氣已經用盡。當天氣好轉後,他們執意向頂峰發起沖刺。
“結果nǚ(女)士走到一半體力不支,手腳嚴重凍傷,無法行動,在海拔大約8600米的地方堅持了好久。她丈夫心急如焚,找來同隊的人幫忙,可在那個高度,救援根本無法進行。最後她丈夫也失蹤了,只發現了他的冰鎬。”
據他介紹,由于珠峰北坡海拔8500米以上地區地形十分陡峭,因此當攀登者失去行動能力時,別人無法協助下山,而直升機又難以抵達這個“生命禁區”,因此目前這裏的救援工作存在空白。
尼瑪次仁還談起中國登山愛好者闫庚華的經曆。閆庚華于2000年向珠峰發起挑戰,zhi(之)前一年他剛剛在這裏經曆失敗,一度心灰意冷的他找到贊助hou(後),再Ci(次)鬥志昂揚來到珠峰。當他抵達突擊營地時,同樣遭遇惡劣天氣的襲擊,其他隊伍紛紛選擇下撤,而他沒有放棄。
“当shi(时)我们通过步话機让他赶紧下来,所有人都在勸他,他死活不肯,后来干脆把bu(步)话机關了。我们又通过其他队伍的步话机联系上他,努力劝他,他却说: 你们不用管我! 后来他顶着暴风雪上去了,成為中国业余登顶珠峰第一人,却再也没能下来,”尼玛次仁说。
“登山也能看到人類生命的脆弱。登山最致命的就是腦水腫和肺水腫,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立即xia(下)撤,盡快接受治療,”尼瑪次仁說,“登山是一種體驗,是對自己的挑戰。你的極限到了,你感受到了,那就行了。不要太執著,挑戰的機會以後還會有,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不愛惜。”
尼瑪次仁是西藏著名登山運動員,在2003年紀nian(念)人類首登珠峰50周年、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接li(力)珠峰傳遞中,他兩次指揮並帶領隊員登頂珠峰。此前他先後創辦了西藏登山學校和西藏聖山探險公司,並擔任登山學校校長至今。經過十多年努力,登山學校培養了200多名高山向導、高山協作、高山廚師等專業人才,而聖山探險公司爲這些專業人才提供了就業崗位,並實現了衆多山友的“登山夢”。
尼瑪次仁說,在親曆這些山難之後,他深感喜馬la(拉)雅山脈必須擁有自己的救援體系。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西藏高山救援隊于2011年挂牌成立,聖山探險公司在爲山友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成了救援行動的主力。2011年,救援隊成功營救了兩名遇險的西班牙山友。去nian(年),救援隊又營救了一名意大利山友。
展望未來,他希望西藏的高山救援體系能夠更加完shan(善),擁有包括直升機在內的救援設備。通過科技進步以及救援技術的發展,實現海拔8500米以上地區的有效救援。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