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骑兵》江苏热播 扛起“热血英雄季”
《中國騎兵》不乏浪漫愛情元素
9月26日報道由華錄百納出品的抗日傳奇大戲《中國騎兵》自9月20日在江蘇衛視開播以來便贏得了廣泛關注。據CSM44城的收視統計,截止9月24日,在晚間黃金檔的收視大戰中,《中國騎兵》一直保持收視率第二的好成績,並且呈現不斷走高的趨勢,這也把江蘇衛視的“熱血英雄季”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番號”三兄弟再造“騎兵”傳奇青春偶像馬蘇浪漫加盟
電視劇《中國騎兵》根據黃曉峰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由華錄百納出品,八一制片廠著名導演甯海強執導,以同鄉兄弟劉春雷、胡彥明在騎兵營的成長和抗日經曆爲主線,講述了有“中國哥薩克”之稱的“129師騎兵團”馳騁在冀魯豫地區的傳奇抗戰曆程。扛起騎兵大旗的是因《永不磨滅的番號》而大熱的“番號”三兄弟王雷、李健(微博)和蘆芳生。此外,青春偶像馬蘇傾情加盟牽手李健,爲亂世中的悲情英雄添上了濃墨重彩的浪漫元素。
人氣小生王雷脫去金太狼“夾板男”的枷鎖,在片中變身頂天立地的八尺男兒劉春雷,和硬漢李健勇闖騎兵營,馬下同吃同住兄弟情深,馬上與日軍對決揮刀斬敵。劇中,王雷、李健飾演的兩兄弟總是形影不離,在與蘆芳生飾演的西村的戰鬥中也是兄弟左右互幫齊上陣,再現“番號”的精彩,成爲收視的一大保障。馬背英雄或長途奔襲,或深夜突襲,或半路伏擊,劇情集中在馬戰上,以男人情懷爲主,但是《中國騎兵》卻並不缺失戰爭中最美的浪漫愛情元素。童養媳荷花爲保護劉春雷而犧牲,衛生員吳朵傾心于劉春雷,不懼千軍萬馬戰亂中勇救劉春雷;地主家的大小姐羅娟子和胡彥明情投意合,對他死心塌地千裏尋夫。這些浪漫元素的加入讓《中國騎兵》不僅好看、好玩,也更感人、唯美。
骑兵兄弟不苦情 有喜有悲展大情怀
《中國騎兵》講述的是一個大故事,卻立足于一對小人物劉春雷和胡彥明,從這兩個普通農民爲出發點爲觀衆展現了兩個鮮活的小人物形象和一出蕩氣回腸的抗戰史詩,這使得該劇具有了傳奇性和可看性,從開播之初就吸引了觀衆的目光。劉、胡兩兄弟雖以抗戰爲主,但是時而嬉笑怒罵、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實的生活細節也讓觀衆覺得《中國騎兵》甚爲親切,讓觀衆有一種抗戰劇離現實生活並不遙遠的“可看性”,得以長期保留觀衆跟隨的目光,收視率也得以逐步攀升。
《中國騎兵》用一種“快樂”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悲喜交加、結局有大喜亦有大悲的故事,這種“快樂”卻不惡搞、不離奇的情緒和情節容易感染觀衆去關心騎兵兄弟的後續發展。以劉春雷爲例,這個機靈的跑堂小夥兒先是從姐夫手中連蒙帶騙拐了把軍刀,接著以驢當馬,幹脆騎驢去報名。這不能不讓人佩服他想當騎兵的決心和手段,然而家裏沒了驢,童養媳荷花只能自己代替驢推磨,又讓人心疼不已。參家騎兵營後的劉春雷和胡彥明同吃同住同殺敵,也同搶戰功,爲了一把槍、一匹馬也有可能反生爭吵,但是轉身面對上級時卻又裝得跟沒事兒人似的,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不得不承認,《中國騎兵》並沒有因爲這種“歡樂情緒”的蔓延而減淡了戰爭的凝重感。馬是騎兵的依托,也是他們的靈魂和情感所在,它們和戰士一同出生入死,卻也面臨著被淘汰的時代格局。由于裝甲車、坦克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從加入騎兵營開始,裁撤騎兵團就一直伴隨著劉、胡兄弟,兩人爲此傷心過、爭取過,甚至不惜以身替馬、下地犁田,然而戰馬的犧牲和衰老乃至這個兵種正面臨消失的命運讓人不得不爲之落淚,這不僅是對這場戰爭的解讀,更是對騎兵這個兵種的曆史命運的剖析,也是對曆史走向的一種展示。
“熱血英雄季”收視領跑華錄百納再出精品
作为江苏卫视“热血英雄季”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国骑兵》展示了华录百纳缔造精品电视剧的能力。近期,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档的收视率徘徊在第七、八名,而《中国骑兵》开播之后,江苏卫视的收视率迅速攀升至第二名, 并且随着该剧的播出,收视率数字也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真正成了一匹好“马”。
華錄百納近年來拍攝題材廣泛,精品頻出,去年一部《永不磨滅的番號》紅遍大江南北,不僅在收視上勇創新高,捧紅了一大批演員,更是各大頒獎禮上的常客;上半年《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熱播,“夾板男”王雷和“彪悍丈母娘”宋丹丹幾乎成爲了國民話題,該劇也是重播不斷。此次《中國騎兵》登錄江蘇衛視,再掀小人物大故事的傳奇,再創收視佳績,華錄百納又一次成功打造“收視黑馬”。
頁:
[1]